第176章 波谲云诡(四)
软的怕硬的,硬的怕横的,横的怕不要命的。汤玉麟虽然号称“汤二虎”,但是老虎也怕山炮啊!这口恶气汤玉麟怎么也咽不下,他跑去张作霖那里告状,这时候王永江手持辞职信也来到张作霖这里。倒不是说王永江多么爱辞职,辞职是一种手段,目的是要张作霖表态。张大帅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,你这帮昔日的好兄弟都这么干,日后这警察厅长还怎么做?
汤玉麟还是王永江只能选择其一,这给张作霖出了一个难题!要知道,当初张作霖刚起事,除夕夜被金寿山暗算,当时只剩下六、七个人,是汤玉麟背着张作霖的长女张首芳,保护着已经怀孕的张作霖的夫人赵氏,拼死杀出一条血路,这才有了后来的**。面对一个对自己有这样恩情的手足兄弟,你会怎么做呢?
对于常人来说,肯定会和稀泥,并暗中偏袒汤玉麟。但是,张作霖没有这么做。这个问题可能对常人来说不好处理,但是张作霖想得很清楚:汤玉麟代表了过去,王永江则代表了未来。把过去和未来放在一起,你会怎么选?
张作霖站完全站在了王永江这边,将昔日的手足兄弟痛斥了一番,直说得汤玉麟面红耳赤难以下台。
这事暂且就这么搁下了,但是汤玉麟心中这口恶气却没有出来。过年前几日,按照以往惯例二十七师搞个迎春会,邀请奉天各界名流参加,借着这个机会,大家交流一下感情,为明年的工作打好基础。张作霖作为奉天最高长官,在最后时刻莅临,他落坐之后,跟这帮兄弟喝了几杯,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:王永江没来。
张作霖就问手下是怎么回事?大家面面相觑,都不言语。张作相连忙解释,这是因为筹办的时候工作疏忽,不小心给忘记了。
王永江是奉天的政治新星,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他啊!张作相的解释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。
张作霖是多精明的人,什么能瞒得过他呢?他心中明白这是汤玉麟幕后串通军界高管搞得鬼,目的是要在军政高层圈子中孤立王永江。
作为奉系领*袖,张作霖很讨厌手下在他背后搞鬼。他顿时火冒三丈,于是操着浓重的东北话开骂:“你们这帮他妈的混账玩意,是想故意跟我作对是不是?我要用个人,你们就反对。我用这个姓王的用定了,谁反对谁就辞职!”
听张作霖这么一说,汤玉麟在下面坐不住了,他站起来回敬了两句:“辞职就辞职,你也不用骂街!”
张作霖更生气了,他骂到:“少了你这个鸡子(鸡蛋),还做不成槽子糕(蛋糕)了?”
汤玉麟一摔袖子走了。于是,这场宴席就这样不欢而散。
汤玉麟这头刚走不久,冯德麟就派人联系了他。冯德麟联系他的目的只有一个:怂恿他反张。汤玉麟本来就是个直人,又在气头上,二话没说就答应下了冯德麟。
汤玉麟这边准备兵谏,他一面派兵去抓王永江,一面派兵去包围张作霖公馆。王永江听到消息,赶忙带领家小逃出往城外的汤岗子温泉躲避,汤玉麟扑了一个空。
于是,张、汤二人正式反目。
这时候,一封信送到了张作霖面前。这封信由二十八师全体军官签名,要求张作霖将奉督一职让给冯德麟,并将二十七师师长的职位让给汤玉麟,否则将兵戎相见。
张作霖断然拒绝了冯德麟,并派兵围剿汤玉麟。兵谏这玩意,精要在一个出其不意。汤玉麟是一介武夫,有勇无谋,他先是跟张作霖闹翻,然后公然兵谏,显然未得精要。张作霖是人精,他对汤玉麟早有防备,在张作相、孙烈臣、张景惠等人帮助下,三下五除二就挫败了汤玉麟。汤玉麟率两营兵力逃到二十八师,投靠冯德麟。
这时候,袁世凯已死,北洋之虎段祺瑞已经上位。支持张作霖还是支持冯德麟?段祺瑞的意见非常重要。段祺瑞请出张、冯二人的老上司赵尔巽前去奉天调停两人之间的矛盾。
此时的赵尔巽已经不是手握重拳的东督了,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清史馆馆长。但他的辈分在这里,有他在奉天,张、冯二人在面子上必须得毕恭毕敬。
赵尔巽作了很多调和性工作,最重要的是他带来了段祺瑞的意见:继续支持张作霖做奉天大当家。
段祺瑞最后选择的还是张作霖。究其原因,冯德麟站出来驱赶段芝贵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。段芝贵是北洋元老,袁世凯的亲信,袁世凯活着的时候,冯德麟没好果子吃。如今袁世凯死了,而段祺瑞上台了,段芝贵很快又成为了段祺瑞的亲信。
先做袁世凯的亲信,在袁世凯死后,在极短时间内又成为新主段祺瑞的亲信,段芝贵这方面的能力真是无人能敌。在北洋中,段祺瑞称为“老段”,段芝贵称为“小段”,其实两人都是安徽合肥人,据说还是些远亲关系,若论辈分“小段”还是“老段”的长辈。但是,在当时的官场中,段芝贵顶多算是北洋大*佬,而段祺瑞是北洋老大,段芝贵辈分再高,在段祺瑞面前也不敢称大。也正是有这层关系,段祺瑞非常重视段芝贵,要不然他也不会将段芝贵从“帝制祸首”的名单中划去了。
冯德麟很失望。但是,他却不敢造反。他不敢造反的原因,一是怕张作霖,大家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主,他没有把握干过张作霖。二是怕坐镇北京的北洋之虎,考虑到他在北洋军中的地位,这老段可不是好惹的主。冯德麟知道,自己这一个师都是野路子来的,这点兵力在出身小站装备精良的北洋正规军面前甚至不堪一击,何况还有张作霖里应外合。
冯德麟掂量了一下,虽然很不甘心,但他也只能低头。只要冯德麟不反,就必须交出汤玉麟,因为汤玉麟已经反了,而且已经成了奉天的头号通缉犯。二十八师说起来还是政府的军队,窝藏这么一位通缉犯,怎么也说不过去啊!
这种情况之下,汤玉麟只能离开。数日前还是风光无限的汤旅长,转眼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通缉犯。由此可见,做出错误决定的代价真的很高!汤玉麟性格憨直,同时又手握重权,当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的时候,在波谲云诡的政坛,很容易被人当枪来使用。
汤玉麟带领着少数残兵逃出奉天城,到巫闾山寨当起了山大王。此一时,彼一时,即便汤玉麟想做山大王,此时的张作霖也不同意了。
张作霖令张景惠接替了汤玉麟的旅长职务,并让张景惠协同孙烈臣、张作相出大军围剿汤玉麟。面对重重大军,汤玉麟所部很快被剿灭,汤玉麟走投无路逃往关内。
对搞军政的人来说,背叛意味着极大的污点,所以大家都对汤玉麟敬而远之。汤玉麟在吃了多次闭门羹之后,有一个人却对他伸出了援手,此人就是手握重权坐镇徐州的张勋。张勋跟汤玉麟性格很相像,他将汤玉麟收入麾下,任命他定武军的统领官。汤玉麟对张勋感恩戴德,发誓一定要拼死报效。别人不敢用的人张勋敢用,这时候的张勋羽翼渐丰,正在四处网络人才,一心要做一件名扬千古的大事。
如果说王永江是奉系“文治派”的领军人物,那么杨宇霆就是奉系“武功派”的杰出代表。张作霖联合冯德麟赶走段芝贵之后,立即开始积极延揽人才。这时候,在奉天军工厂当厂长的杨宇霆进入了他的视野。张作霖这个人虽然是出身绿林的大老粗,但是他能做到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,他认定杨宇霆是个人才之后,第一时间将他请过来作了督军署参谋长。那一年,杨宇霆三十一岁。
当初,诸葛亮给刘备定下隆中三策,助其称霸一方。杨宇霆上任参谋长之后,给张作霖献计就是“先定奉局,再掌握吉林、黑龙江二省”,继而称雄东北虎视天下。在平定汤玉麟叛乱、瓦解冯德麟势力的过程中,杨宇霆全程献计献策,运筹帷幄。之后,杨宇霆献计驱逐吉督孟恩远、黑龙江师长许兰洲,让张作霖的势力称霸白山黑水。
如果把张作霖比作东北虎,那么王永江、杨宇霆就像是给东北虎生了两支翅膀,正是在这两人的辅助下,张作霖如虎添翼,要钱有钱,要兵有兵,昔日不如世人法眼的绿林武装,已经迅速崛起为不可一世的军事力量。
东三省已经不能满足张作霖的胃口,他将目光投向关外。
北京城,政治家的最高舞台。鼎之轻重,尚可问否?
